中国印刷需要使用印刷软件拥抱信息化,拥抱互联网+
我国的印刷始终停留在落后的作坊模式印象中。实际上,印刷从设计文件电子稿开始,到价值数千万的高度自动化机器生产,工业化程度都是极高的。但冗繁的中间环节,大量依靠人工来处理接单、对账、交易查询、文件、拼版、色彩管理等。而欧美国家早已在印刷信息化管理上有了许多突破:从专门打通下单到生产的上市公司Cimpress、一年投入10亿刀营销资金的文件处理软件公司ESKO、到各大印刷机器生产商如Hp自行研发的workflow,都在尝试通过信息化管理做到中间环节的无缝对接。当然这些公司进入中国这个印刷大国,却没有取得大胜,外企的通病也许是主要原因。一是售价高昂只能满足塔尖客户需求,二是做软件形态还没有跟随Saas服务云化的趋势。
中国印刷企业想要摆脱作坊形态的低效模式,当务之急是拥抱信息化使用印刷软件,拥抱互联网+。在中国的10万家印刷厂中,超过5千万规模的交易集中在3000家印刷厂,占年交易总额的54.2%。这些工厂大量投入内部的信息化管理,但这些信息化方案是定制化、本地化的,无法在市面上普及,创造不了规模性升级效应。剩下的9万多家印刷厂、40万家图文快印店,既没有能力解决信息化问题,也没有资本采购国外的信息化服务软件。目前来讲这个困局好的解决方案,就是把印刷完整的交易、生产环节打通,通过Saas让行业中的中小企业低成本租用服务,降低人工成本及从业人员门槛,实现行业交易和生态的转型。纵观中国的互联网公司,很少有人关注到这片蓝海,而在中国印刷互联网企业中,除了一幅图正在做的印链和图捷Saas系统可以完全打通印刷厂、图文快印店的交易和生产管理外,其余都仅仅在做单个环节的软件型服务,或某个印刷品领域的交易网站。那么能够打通信息、文件、交易流的服务,未来想象空间自然会会很大。
关于“”的相关资讯
我要评论: | |
---|---|
内 容: | |
验证码: | (内容最多500个汉字,1000个字符) 看不清?! |
请注意: |
|
1.尊重网上道德,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,不发表攻击性言论。 2.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。 3.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。 |
共有-条评论【我要评论】